这六个思维观点每天学习一个,你会变成一个更厉害的人
心理学家认为,想要改变自己,最好必须先从自己思维方式的改变做起。我们需要懂得如何运用新的、好的、有用的观点去武装自己,从而给自己塑造新的行动。这种“思维观点”,往往并不复杂,反而是简单,而且理解起来也没什么难度,但习得这种思维方式,却能够为我们的沟通、人际关系、视野等带来新的方向。以下分享的这六个思维观点,涵盖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了解它们之后,每天专注学习和运用一个,有意识按照这种观点去行动。只要我们坚持实践,我们的生活就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了。
【正文】
观点一:当你不那么在意别人对你看法时,你才能够真正开始思考
想一想,别人对你的看法,是不是已经阻碍你,甚至影响到你平静地思考?我们人的心理,总有一种花费精力去赢得别人认可的倾向,有时候尽管是一个小小的念头,但这已经会在内心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消耗,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想要被评价是人的天性,但当这种要被人认可的渴望变成是自己焦虑、不安感、自我否定的来源时,我们就有必要停止这个念头了。正确的做法,就是把这种担忧的时间,放在自身提升的过程上。
当我们做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会时,我们就会很容易在乎别人的看法。可是当我们已经构建出自己的价值,有自己的能耐时,我们反而就不太在乎别人说什么了。
毕竟你的工作已经开始做出有成绩了,你还会在意别人评价你是不是一个努力的人吗?你只会对此一笑置之,并不会因此影响到自己的思考。所以,当你有这些担心的想法时,应该问一问自己:
· 我经历的所有这些恐惧和分心,是否都是因为别人对我的看法而造成的?
· 我花这么多时间努力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这样做是否值得呢?
· 我能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完全成为我自己,专注自己的事情,提升自我呢?
这样的思考,才会带给你价值。
观点二:不要被网络世界,削弱自己基本的社交技能
大脑的功能是“用进废退”的。当我们的大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虚拟的社交网络当中,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真正的社交场合,我们的大脑就会对此变得不适应,或者自己会因此而感到不舒服。这就是大脑习惯了网络世界,而忽略现实世界的后果。
因为大脑就把网络那套社交方式,有意无意地套用在现实生活当中,最终产生认知偏差,导致我们无所适从。你有没有试过,通过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观察路人,而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你观察得足够久,你就会看到很多在网络世界被忽略的东西,如言语交流、眼神接触、姿态动作、情绪展露等社交基本技能。
看看自己,有没有因为网络世界,而变得越来越自我保护、少言寡语、情绪压抑,迷失在手机里面呢?网络世界并不是坏东西,就看我们是否能够冲破科技和社交的壁垒,以更亲密的方式参与其中。
这就是自我发展的机会。不要被科技控制我们自己,我们要懂得去控制科技。如果你的基本社交技能,已经被电子设备所取代和影响到,那么你就要想办法让它们变得更强大。尝试花更多时间在真正的世界里,磨炼你的社交技能。一旦哪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就去学习、提升。慢慢你就会发现,两个世界加起来,会带给你更多的快乐。
观点三:把书中学到的知识服务于自己生活中
现在每个人都在提倡多读书,但是很多人对读书的现实意义,总是没有得到有效理解。因为在书里读到的内容,人们很少把它们跟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关联起来。也就是说,这些人读书,并不是为了提前学习,而只是通过阅读去逃避现实。曾经有个读者找我聊天,诉说他和伴侣的婚姻生活并不愉快。我问他最近读什么书,他说:“一本关于经济方面的书”。我就这样跟他说:“如果你真的想解决到你与伴侣之间的问题,你不应该看经济的书,而是多了解一下婚姻生活中的亲密关系!”于是我就给他推荐了一本名为《亲密关系》的外国心理学著作,也跟他聊起了书中的内容,希望启发他对这个情况进一步的思考。
当然,休闲读书和学习读书,这两者并不冲突。然而,我们生活中总有些地方需要处理和期望成长的。我们需要针对这些方面,学习相应的知识。读书不一定就能进步,但可以让我们对当前的问题获得启发,增加生活的价值。
所以当你遇到问题时,可以思考:1,这个问题可不可以通过读书去解决?2,有哪些书籍讲述这方面的内容?3,我该如何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并付诸实践呢?学会学习,让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这样知识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观点四:不要忽略每一次新体验带给你转变
你喜欢重复固定的生活模式,还是喜欢在固定的生活模式中,增添一些变化?好比说,你喜欢每次休息天都去同一个商场逛街,还是喜欢探索不同的逛街地方,让自己获得新的体会?心理学认为,思想是改变生活的工具,它能够赋予我们能力,以达到难以企及的成就。
但是,如果我们的思想因为懒惰而妥协,我们同样会被赋予一事无成的能力,到头来,我们慢慢真正变成一事无成。尽管转变自己的看法,是改善我们状态最直接也是最有利的方式之一,但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也可以实现成长和发展的,那就是让自己不时置身于“新体验”之中。
这些“新体验”,不一定非要做那些独特、危险、刺激的事情不可,简简单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按照自己的固有生活模式去做事,就可以获得。例如你一个月都去同一个地方吃饭,那么下个月,就可以去另一个新的地方吃饭。这种脱离固定习惯的做法,会强迫我们的大脑思考,同时还会让我们更好去应对身上那种“抗拒感”。
当我们不断通过经历新体验,而抗衡身上那种行为的“抗拒感”,那我们对于外界的适应能力就会提高,应对不同的事情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任何一种新体验,都会调整、打造和促使我们成为一个更加自信、更有冒险精神的人。它会给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带给更多变化。现在就思考一下:
我当前的生活,有什么样固定的运作方式?
我可以从哪个方面去打破这种运作方式,获得新体验?
获得新体验后,我从这次体验中得到什么启发?
观点五:从小事做起,分阶段快速建立成就感
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时,很多人认为自己一下子就能够把事情做成,一口吃成个胖子。但在实际运作中,这样的做法,往往极少数能够起到作用。因为这种方式不仅不现实,而且容易失败。
例如你想成为一个写文章很厉害的人,你怎么做才会更容易成功?如果你认为坐下来,就能够写出一篇“旷世之作”吗?肯定不能!那么这时,我们只能从小事做起,如尝试把开头写好,或者把文章的思路列出来,再针对这个思路组织文句,搜集资料,最重要的是,一遍不好,就改掉,再写一遍。
这些都是小事。而当我们把这些小事都做好了,那么一篇好的文章,自然就能够被我们写出来。同时,每一件小事,都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成就感,让我们产生更大的驱动力去完成接下来的任务。换言之,通过完成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我们就会积累到一个又一个的成就感,那么把所有这些结果叠加起来,就会最终得到一个我们想要的结果。
所以为什么把一个大的目标,切分为不同的小目标会如此重要,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小目标更容易被我们完成,而且还能够让我们获得一种“能够成功”的积极心理。不管你做什么事,一定要养成这个做事的思维方式。但什么样的事,才能称得上是“小事”,值得我们去做呢?
有三个指标:1,只有单个任务量,不复杂;2,只要行动就能够立刻做得到;3,不会耗费我们太多的精力。满足到这三点,我们做的那个任务才能够成为“小事”。
观点六:在遇到贵人之前,先要有遇到贵人的本事
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有机会遇到一些人,他们有能力去改变我们的人生走向,让我们获得重大的改变。
如果我们错过这一次机会,就很难遇到第二次机会。但怎么把握这种机会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有被贵人赏识的资本。
努力成为你的专长领域的引领者,就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得知你的在专长领域比其他人懂得更多,你就构建出被信任的资本。
在信息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顶多就是点击一下鼠标,或者打开几个网页而已。但这种做法,会让我们在不同的场合、对话和交流中,显得更有活力,并能让我们在任何公司晋升或社交关系中稳步前进。
根据我的观察,那些优秀人士,都会每周花几个小时研究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他们的产品或服务,还有相关技能。他们不仅读书,还时常浏览网页与时俱进,他们利用各种渠道作为学习的工具,定期寻求他人的忠告。
于是,这些行为就让他们从普通人变成思想领袖、行业专家,获取更好的收入。结论就是,每天学一些新的东西,无论是上网、读书,或者去实践,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加强自己的专长领域,让自己拥有遇到贵人的资本。
最后分享一些自我发展的建议
· 定位
有目的地进行人生定位,会让你在自我发展的路上找准方向,少走弯路。在心中你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然后朝着这方面进行深耕 ,如是在工作上精进,还是创一番自己的事业?从你的个人兴趣、自身潜力和环境机遇入手,找到最适合你的“萝卜坑”。
· 学习
在成功的路上,人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获得增值。尽可能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拥有学习的能力,让自己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只有学习各种知识,才能为我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 机遇
生活处处充满机遇,当机遇出现时,要有把握机遇的能力。你可以抱怨命运的不公,也可以感叹自己怀才不遇,但不要对自己放任自流。优化好自己的主观条件,你就会创造出有利于个人发展良好机遇。
· 行动
只有行动,才会让我们获得回馈。天下最可悲的话就是:我当时真的应该要那么做,但我可惜就是没有迈出那一步。培养自己有一种主动行动的习惯吧,一旦有了想法,就应该立刻行动起来。有时候机遇,就是因为你的主动行动,而附带而来的。
· 积累
积累不够时,任何付出都只是徒劳。每天进步一点点,持续改善自己,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这就是厚积薄发。当你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把握机遇时,积累是你唯一要坚持做的事情。
· 习惯
习惯不是成就你,就是毁掉你。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养成很多习惯,你必须审查自己的所有这些行为是否对自己有益。养成良好的习惯,会让你在人生的旅途中做得更平坦,也走得更有意义。
当你打算要培养一个好的习惯时,尝试坚持一个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