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峰:中国人的人格结构

发布者:szvtc 发布时间:2015-12-09 浏览次数:

   

王登峰:中国人的人格结构

作者:王登峰 文章来源:北大出版社

王登峰,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1981年9月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本科学习,1990年7月取得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已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

一、人格的界定

讲到人格,是指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什么特点。这里有三个概念经常容易混淆,一个是人格,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特点。第二个概念是性格,指的是我们对这个人的特点的评价。换句话来讲,人格是指表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什么,而性格是我们对这个人表现出的特点的评价,是好还是不好。还有一个概念叫做个性,也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个词,指的是这人有别于其他人的地方,也就是说他的独特性。[1]从这三个概念来看,最基础的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特点。心理学里面讲到人格的时候,它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就是这个人跟其他人相比,他的外在行为上的特点,或行为的倾向性。这些特点可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有的,但是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又不同。

第二个方面,人格指的是一种内部的整体性。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在不同的地点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作为这个人的整体来讲,他又有其内部的一致性。因此讲到人格的时候,既是表现在外在的一种特点,同时也是一种内在的体验,或者内部的一致性。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的方式,以及他内。体验的特点。人格实际上就是讲这个人他的特点,而且了解了这样的特点,我们才有可能了解到我们应该如何跟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打交道。

比如说,我们现在比较注重管理理论,对别人的管理应该怎么来进行呢?实际上讲到管理的时候,就是讲我们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而人际关系的表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的人际关系和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它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用一套管理西方人的模式、方法来管理中国人,从直观上来讲肯定是不合适的。就好像说,我们对于一个外向的人应该是比较多地跟他交流,跟他沟通,跟他一起去做一些事情。而跟一个内向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这样的一套方法,可能是4i合适的。当我们了解了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之后,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与中国的文化的内在联系,同时,我们在跟这样的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针对这样的一些特点来进行。

二、研究人格结构的途径

到目前为止,西方研究人格结构的方式有很多种,也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人格理论,但是比较引人注目的,或者说有着比较实际的、实证经验支持的人格理论,也就是后面讲的特质理论。在特质理论看来,人的特点是非常多的,但当人们有某一个特点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一个词来描写这样的一个特点,而这样的一个词,它最终会落到字典里面去。同时,在人们的进化过程中,在跟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的某一个特点,可能会跟他适应环境有着更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个特点跟他适应环境的关系越密切,语言中对这个特点的描述也就越详细,越准确,描述的词可能也就越多,也就越有可能进入到字典里面去。这就是人格研究的“词汇学假设”。[2][3]例如,在中国的语言文字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关于个人特点的描述,比如说“路遥知马力”, “板荡识忠臣”,等等,类似这样的话很多。这说明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能不能找到一个知心的朋友,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重要程度越大,这样的词就越多,描写得也就越详细。因此,在某种文化下生活的人们,只要他们有了某一个特点,那么就一定会有一个词来描写这样的一个特点,而且这样的一个词最终要落到字典里面去。

按照这种“词汇学假设”,如果我们想了解人们的所有的特点,我们可以让很多人来描述,最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描述都加在一起,这就是人们所有能够表现出来的特点。但是这个做起来很难。有一种办法很复杂,但是也很简单,就是把字典里面所有的用来描写人的特点的形容词,全部挑出来,这些词就代表了人们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所有的特点。然后再把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实际上这样的一种做法在西方已经有人采用,并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1936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和奥波特从韦氏国际字典第二版里面,把所有用于描写人的特点的英文形容词全部挑出来,一共是l8000多个。然后他们又把这些词进行了分类,有些是描写人们的稳定的特点,有些是描写人们的一种暂时状态,或者人们的行动的,这些都是“一过性”的特点。其中描写稳定特点的词一共是8000多个。[4]通过分析,最终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努力,研究者们得出了西方人一致认为比较稳定的五个人格特点,这五个人格特点就构成了西方人的人格结构,反映了西方人在描述他们自己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第一,外向性(extroversion)。西方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外在的行为表现,也就是外向还是内向。这个英文的词也很有意思,energetic——是不是充满活力,talkative一是不是非常愿意跟别人交流。也就是说,当描述自己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我留给别人的印象是什么,我的外在表现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愉悦性(agreeableness)。也就是说,我作为一个人,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我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我能不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也就是说我能不能让别人觉得见到我很高兴。这是西方人的人际关系的特点。

第三,公正性(conscientiousness)。公正性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对待工作和事物的态度,这里包含了一个人的责任,一个人是否很努力,一个人是否很愿意追求成功等。另外,在做事的过程里面,应该遵守的规矩是什么,都包括在这个维度里。

第四,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个体是很容易发生情绪波动呢,还是相对来讲比较平衡。

第五,是西方人比较独特的,就是他的创造性(Openness)。这个维度有很多种描述的办法,有一种叫做opened to new experience或者叫originality,是一种原发性、原创性,它是指这个人有没有高雅的情趣,有没有修养,有没有对新的经验的接受和开放的心态。这是西方人的人格结构。[5]

三、中国人的人格结构

按照人格的词汇学假设,如果将所有用于描写人类行为特点的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选出,通过被试评定和统计分析,应能揭示出中国人的人格结构。1995年,我和我的同事们发表了中文人格形容词的挑选结果。[6]研究采用《现代汉语词典》及其《补编》(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中小学语文课本,当时的报纸、杂志、小说,以及大学生描述他们自己及其所熟悉的人时所用的词,从中共抽取出7794个人格特质形容词(其中从词典中获得的词共6156个,占词典总词数70000余个的8%)。这些形容词中有1542个是描写稳定的人格特点的,约占20%;描写活动、状态的词2779个,约占36%;对人格特点进行评价的词2478个,约占32%;另外还有995个词不能归为以上三类,约占12%。这一结果与从英语中选取特质形容词的结果相比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中描述性的词与评价性的词所占的比例与英文中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英语中这两类词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25%和29%(1:1.16),而在中文里两者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20%和32%(1:1.60)。[7]这说明对中国人来说,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对一个人的客观描述。这使得在很多情况下,让中国人去客观地描述一个人往往是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面对一个很熟悉的人时,“描述”往往就变成了“评价”。例如,让大学生描述他们所熟悉的人时,他们所用的词中竟有75.6%是评价性的。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在认识事物(特别是社会现象)时“综合”重于“分析”的特点,而且相关的研究也已表明,中国人在面对客观事物时,往往注重对它们的评价,而不是客观地反映它们的特点。[8][9]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与西方人相比,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来自他人的威胁町能更大,因此需要及早作出评价和决策。

第二,中文人格形容词的数量远远少于英语中的形容词,这固然与选词时所依据的词典的总词量有关,但也可能反映了中国人的独特特点。其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中国人对他人的描述是综合性的和评价性的,反而使得对人们具体行为特点的描述并不精确。这与西方人对人的行为特点的具体、细致的描述是有显著差异的。

为了更进一步系统地探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将台湾学者杨国枢所收集的用于描写稳定的人格特质的形容词与大陆的词表合并,从中抽取出410个形容词,作为中国人描述他人(及自己)的代表性样本。由大陆和台湾被试共1441人(包括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就每个词能够描写自己及他人的程度进行评定。通过因素分析得出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其中大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包括如下七个维度(按其在因素分析中出现的顺序),反映的是我们在描述自己的时候大致上采取的顺序。

当我们在描述自己的时候,首先我们会想到的特点是精明干练——愚钝懦弱,即我们的能力和知识方面的特点。第二,严谨自制——放纵任性,即自己的做事风格。第三,淡泊诚信——功利虚荣,即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个人的动机水平,有的人做事就是为了追求名利,追求一些虚荣的东西,而另外一些人相对来讲非常地诚实,非常地愿意把自己的真实的面目表现出来,而不会去为一些虚名努力,这是一个志趣水平的问题。第四,温顺随和——暴躁倔强,反映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是很温顺,很随和呢,还是很暴躁倔强,即我们的人际关系特点和情绪稳定性特点。第五,外向活跃——内向沉静,反映我们的人际关系特点和内外向的特点。第六,善良友好——薄情冷淡,反映我们的伦理和道德修养水平。最后,积极豪爽——退缩自私,反映我们的个人风格,是很粗犷豪迈呢,还是比较计较、自私。这实际上是描述了人们的一种情绪的稳定性。对于比较豪迈、比较粗犷的人来讲,他不太会为一些小事去斤斤计较,他的情绪状态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或者一点点小事就发生很大的波动,所以他相对来讲,是情绪比较稳定的。而后面的那种计较、自私的人,可能整天在那儿嘀嘀咕咕,琢琢磨磨的,这样,他的情绪可能也会出现一些问题。[10]

四、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人格结构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与两方人的人格结构是有相当大的差别的,见表l。人格特点可以分为事物指向、他人指向和自我指向三类,分别代表人们在处理与事物、他人及与自己有关的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特点。[7]首先,从自我指向的特点来看,中国人的自我结构跟西方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人自我指向特点包括五个方面,首先一个是能力,即精明干练——愚钝懦弱;第二个是个人的动机和志趣水平,即淡泊诚信——功利虚荣;第三个是行为的外在表现,即外向活跃——内向沉静;第四个是伦理道德水平,即善良友好——薄情冷淡;最后是个人的情绪稳定性,即积极豪爽——退缩自私。而西方人的自我结构中,一个是外在表现,就是外向和内向,这里包含了热情、合群、自信、活动还有积极情绪:第二个是情绪稳定性,也就是中国人(人格特点)里面的第五个;第三个是创造性。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自我结构有两个共同的维度,一个是外在表现(内外向),第二个是情绪稳定性。中国人有自己三个独特的方面,一个是志趣水平,一个是道德品质,还有一个是能力。西方人有一个独特的维度,就是创造性。而且从看重程度上来讲,中国人最看重的自我特点,首先是能力,然后是一个人的追求的目标,也就是志趣水平,其次才是外在表现,然后再往下才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可能有人会问,中国人不是很看重道德修养吗?为什么排到后面去了?这里面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我们在评价别人的时候,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但是当我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能力,所以它往后一点。第二个原因,可能跟现在社会的状况有关系,在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发展起来的时候,大家比较看重的是一个人有没有能力,能不能胜任工作,能不能做出成绩,能不能被大家所承认。相对来讲,现在对伦理道德的看重和重视程度有所下降。

第二,从他人指向的特点来看,中国人的人格维度就是温顺随和——暴躁倔强,而西方人是愉悦性。这里有两点不同:对中国人来讲,人际关系的特点反映的是总体的修养水平,是一种内在的品质。讲到温顺随和——暴躁倔强的时候,是讲这个人是很温和、大度,还是很计较:是很文雅、含蓄,还是很急躁。这是指的相对来讲比较稳定的一种内在的品质。而西方人的愉悦性,指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对象,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给别人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是不是可信任的,是不是很坦诚,能小能做出一些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就是利他的行为。这是一个差别。第二个差别,从出现顺序上也有所不同,西方人的第二个维度就是人际交往的特点,而中国人则排在第四。

可以想像,现在很多人都很强调所谓的礼仪培训。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的导师就说,你在街上,在什么地方,见到什么人都要做出笑容。他说,这是美国人的一种习惯,就是对人要友好。开始的时候我不一定都能做出笑容,但可以练习,实际上做出笑容很简单,就是嘴角往上一翘,就行了。后来我就学着这么做,做得多了,觉得也就习惯了。但是回国之后,我觉得这样做就很不合适。我们可以想像一下,我们每天见到一个人,他总对你皮笑肉不笑,拼命做出那样的。种表情,你就会觉得,这个人怎么回事啊。在中国人看来,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主要还不是看你外在的表现是什么,而在于内心品质到底如何。所以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人际关系的看重程度和看重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想,礼仪培训对于缓和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但它的重要性在中国和在美国绝对是不一样的。因为即使你的外在表现再好,可能也不会有太多的朋友,因为中国人注重的并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心是如何的。

第三,从事物指向的特点来看,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差别最大。首先,中国人的人格维度最直接有关的就是严谨自制——放纵任性。它包括三个层次,即坚忍和浮躁、节俭和放纵,以及沉稳和冒失。这些特点反映的足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投入程度或者做事的风格。而在西方人的人格中的公正性维度,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第一,它包含了能力;第二,它包含了要负的责任和要遵守的规矩:第三,还包含了一种做事的风格,就是严谨、深思熟虑;另外还有能不能自我控制。

从西方人的做事风格来看,实际上包含了做某件事所要遵守的规矩是什么,做这件事所应该对自己进行的约束是什么,另外也包括了做这件事所要具备的能力。即完成一件事所需的所有条件都包括在内。而在中国人看来,做事的风格仅仅是一个态度的问题。因此,在中国人要做事的时候,还必须有另外的三个维度来支持:一个是能力,一个是志向,另一个是品质。这也就是说,中国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他这四个方面是分开的。换句话来讲,当我们去看中国人做事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是注重的是他的能力,这个人有没有能力做好。但在另外的情况下,我们可能看重的是这个人是不是很勤奋,是不是很投入。在很多情况下,可能觉得,这个人尽管他有能力,但他的工作态度不好,所以我们也不用他,原因在哪里,因为这两个可能并不是一致的,而在西方人那边,这两个本身就有内在的联系。最要命的是第三个,可能你既具备了能力,又非常的投入,但是你在做事的时候,你完全可以不守规矩,你也可以很守规矩,这也是看你自己的道德修养的问题。因此跟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做事的时候会表现出充分的灵活性或多样性。这就是说,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根据现实情况的不同来作出判断,而没有一种一致性的原则。有的时候我们觉得西方人做事比较刻板,没有灵活性,而这恰恰是反映了我们有太多的灵活性。可以想像的是,如果什么事都追求灵活,都没有一种一致性的东西,这样整个社会秩序也会非常成问题。

现在我们从总体上来比较一下,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人格结构上的一些特点。第一,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人格特点,最主要的还在于他的内在的品质,包括个人的能力,是不是很勤奋,是不是很善良,是淡泊名利,还是追求功利虚荣,还有就是比较大度还是比较计较,这都是从内在品质来讲的。

而西方人在看一个人的时候,更多的是看他表现在外的一面。也就是说,中国人是要追究你内心在想什么,而西方人首先想到的是你外在的表现是什么。那么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有时候觉得中国人活得很累,而西方人好像整天都朝气蓬勃的。因为西方人很看重外在的表现,所以他们的表现一般都是比较外向、比较外在的;而中国人呢,你表现得再有活力,可能你这个人品质不好;你表现得再有活力,你能力可能很差;你表现得再有活力,别人可能觉得你是一个很计较自私的人,这样的话,我们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表现在外的特点,看上去很重要,但实际上它起的作用很小:而内心的东西,看不见,你又必须得很在意,所以就活得很累。

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因为西方人比较“表里如一”,因此看重外在表现的同时,也可以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而中国人的外在表现往往与其内心想法有很大的出入,因此中国人必须深入了解别人的内心想法才能真正了解这个人。当然,这种说法还需进一步的证明。

在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之后,会得出这样的一个印象,中国人的人格结构跟西方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人的东西。现在中国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根据中国人的实际的情况,来研究和发展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理论体系,自己的测量体系,然后把它真正应用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去。谢谢大家。

五、提问与答复

问:感谢王教授让我们这么清晰地了解了我们自身,同时让我们了解了我们和西方人有哪些异同。我对中国人的种族研究很感兴趣,我听说华夏民族有四种种族特征,但我只知道其中两个,一个是“铲形门齿”,大概就是门牙是铲子形的,一个是“小脚趾指甲分成两瓣”,我不知道后两个特征是什么,但听说都在头部。一位网友对我说,华夏民族头部的两个特征,一个是聪明而不说实话,一个是利益当先,因而勾心斗角。我觉得,这倒是对您的中国人格研究很有帮助。

答:这两点在中国人身上是会有一些表现,但并不是说西主人就没有,只是从程度上来讲,可能中国人更容易表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就从勾心斗角来讲,中国人比较注重的是内在的体验和内在的特点,而跟外在的表现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也就是说,你外在的表现既然跟内在的体验可以不一样,那么当两个人在一起谈得非常热闹的时候,可能内心里面想的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相比之下,西方人可能更容易交流,更容易了解和把握一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好。

问:我发现您l993年写了一部《变态心理学》,我对这本书倒是挺感兴趣。另外,我也挺替您担心的,我听说研究变态的人容易变态,搞心理咨询的人容易自杀,可这两样您都干过,所以您既容易变态,又容易自杀。您可千万别想不开呀。言归正传,我还想知道,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对中国人格的分析吗?

答:首先感谢这位朋友的忠告,我一定努力不去变态,也一定努力不去自杀。你说的有道理,在国外做过一个统计,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如果紧张性比较高的话,比较容易得精神病,也比较容易自杀,像牙科医生、心理咨询医生等,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讲到研究中国人的人格,实际上我们有两种路径。一种就是研究正常人的特点,把人们平常表现出来的正常的特点,进行分析综合,然后抽象出几个一般性的维度。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从异常现象来进行研究,研究人格的变态和人格的不正常,看到底是怎么样产生了这种异常以及产生异常的机制,这对于我们了解正常的人格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说,在心理学里面,有正常心理学,也有异常心理学,也叫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就是从心理障碍者身上去发现,再回去反观正常人的人格、正常人的心理过程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以及如何发生变化的。应该说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就正反两方面来进行研究,对于了解人们的心理结构、心理特点、人格特点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问:王教授,您刚才谈到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正常人格和异常人格问题,我一直对正常和异常划分的标准比较疑惑,像在心理学里面,精神分裂应该是一种病态的现象,但是我看来好像每个人都多少有些精神分裂的倾向,就是程度的问题。所以我想请教一下,您看来正常,异常划分的标准是什么?谢谢。

答:正常和异常划分的标准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因为对于那些明显的异常,可以很容易看出来,而如果在刚刚开始出现有些不正常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发现,然后及时进行治疗,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从临床上来讲,需要有一种能够及时地发现不正常的方法,但是现在还没有。原因在哪儿呢?其实在每个人的一生里面,谁都保不准自己在什么时候会有一些不正常的表现。我举个例子来讲,有的时候我在家里锁门,锁完门之后出来,好远了,我又想我是不是把门锁上了,我又回去检查一下,检查一下锁好了之后,我就走了,这没问题,也不能说不正常。但是如果我要回去检查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那我就有毛病了,那我肯定是不正常了。所以,正常和异常的临界状态是很难判断的,而且绝对的不正常的和绝对正常的人都很少,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在某些时赢得,在某一个阶段里面,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情绪的困扰,或者有行为上的一些觉得受控制或者怎么的。这样的一些想法,或者这样的一些行为表现,不一定就是行为不正常。作为一个判断的标准,你感觉到跟平常不一样的想法或者行为,是不是明显地影响了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果有了这样一种明显的影响,那可能就需要专家的帮助。

另外,你刚才讲的“精神分裂”是最严重的,这是对的。但是“精神分裂”不是指的我们内心的感受会分裂成几块。“精神分裂”的含义是指整个心里活动跟现实环境之间是分离的。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跟他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的关系,那肯定不正常。本来大家很高兴地在一起,他却放声痛哭,因为他跟现实环境没有接触。大家都很悲伤的时候,他在那儿哈哈大笑,这也是不正常的。所以所谓的“精神分裂”,实际就是指个人的内心活动和他的周围环境分离了,这是一种最严重的心理障碍。

问:美国人明恩溥曾在中国生活了近五十年,他是最早建议美国总统退还庚子赔款的人。他说“猜疑”是东方民族的一个人格特征,在中国盛行一时,随处可见,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他们遍地都是围着城墙的城市。他认为,“猜疑”是打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特性,因为他们受到的伤害太多太多太多,你同意这位美国佬的说法吗?

答:就这个具体观点来讲,我现在还想不好,但是我觉得他讲得有道理。所谓的到处都是围着城墙的城市,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就毫不奇怪,连年的征战不休,到近代又受到列强的入侵,应该说,中国人一直没有安全感。包括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到后来的朝代的更替,都反映了这样一种心态,而且每个朝代之间,在比较和平、比较繁荣的时期以及战乱的时期,又会有不同,而且这个间隔一般都是比较短的。特别是到了近代,中国人已经饱经了战乱之苦,从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里面,就在这么大的一个圈子里面,相互之间的征战,以及到后来的外敌的入侵,这样的一种内部的交融和与外部的碰撞,应该说形成了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命运、对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相互之间的信任都存在这样的一种担心和猜忌,应该说是必然的。是不是说,就单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以及这样的猜忌是否可以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国民性,我还不太好讲,但至少,这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的现实。

问:我想问,如果我这个人不希望自己活得很累,最简单的办法,是我脱离开中国这个大圈子,还是应该真正改变我自己?

答:这两种方法从理论上来讲都是可行的,但是又不那么简单。假如你到美国去,实际上你所接触的人里面,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华裔,还是中国人,这个你是逃不掉的,你到全世界各地去,只要你这张脸一出现,马上就会有很多的人,你愿意不愿意,都可能会跟你打交道,会跟你在一起。另外,当你去改变自己的时候,一个大的环境的变化,和每一个人个人的努力,它一定会有一个缓冲的过程,而这个缓冲的过程可能会相当的长。也就是说,在改变环境变得不可能的时候,我们要求助自己,改变自己。但首要一点就是,这种改变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可能就是你周围的人会对你有另外的看法,那你能不能忍受这一点,如果能够忍受,或者你只能够忍受某种程度,那你自己的改变也要达到某种程度。另外还有人讲,说我们教育小孩子,父母不要管得太多,比如到了上小学之前,他就在家里,父母可以说,摔倒了自己爬起来。但是一上小学之后,所有的同学一比较,哎呀人家的父母都来接送,你不接送的话,他就觉得这根本不可能。所以父母可能也要投降,那也得去接送。在改变大环境的时候,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但至少,你自己可以调整,你有你自己调整的余地。从效果上来讲,改变客观环境,相对来讲难一些,同时还会面临另外一个问题,也要去适应。改变自己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同时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问:王老师,我想问一下,究竟什么叫“人性”?到底是中国的人格和人性更接近,还是西方的人格和人性更接近?人格如果和人性很接近的话,是不是它就是说,人格达到一种很完善、很美的境界?谢谢。

答: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其实“人性”是指的人的本性,当对人的所有的行为不加任何地限制时,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特点,就是人性的特点。人格必定要包含了对人性的看法。从目前来讲,对人性的看法大概有三种,精神分析理论讲到人性时叫“人性本恶”。在精神分析理论看来,人的行为如果不加任何约束,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两种,攻击性和性,那么这个世界将变成充满了仇恨、凶杀、色情的一个社会,这就是精神分析,就是弗洛伊德对人性的看法。第二种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看法,“人性本善”,人的行为如果不加任何限制,这个社会将充满建设性,人人友爱互助,每个人都会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的境界。第三种是行为主义的理论,它认为,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人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逃避惩罚,获得奖励。这是三种不同的人性观。

讲到人类的行为的时候,我们不能回避人性的问题,讲到管理的时候也不能回避关于人性的问题。比如我们所采用的西方人的管理理论,其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就是,人都是自私的,如果不加管理,不加限制的话,那么他会偷懒;或者说,你只有给他很多的钱,他做的事情和他的钱有关系,他才能够拼命地去做事。这是管理上的一种假设,是对人性的认识。而另外的说法,我们要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为这个事情共同地来努力,这是从人性的善的方面来讲的。这样的一种管理制度,和我刚才讲的另外一种管理制度,它所依据的对人性的看法是不同的,因此它会采取完全不同的路径。实际上在西方的管理理论里面,这两类是并存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人性的看法,实际上就会影响了你对人的方式,你管人的方式,跟人打交道的方式。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一定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所以说人性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潜隐在内部的不仔细去想,可能根本不会去注意。我到底是一个自私的人还是一个高尚的人,那你就要不断地反省,像孔夫子讲的,“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要多次地反省自己,我今天哪件事做得好,哪件事做得不好,哪件事说明我是圣人,哪件事说明我是小人。“到七十岁的时候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啊”,才能够不管怎么做,都不会越雷池一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并不一定很清楚地意识到,而且当你仔细分析一下你自己的所有的行为的时候,你会对人性有一个看法的。当然这个很难,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这样的一件事,因为当你发现自己人性很恶的一面的时候,你会很难过的。

问:请问王教授,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有时候爱说这个人非常固执,“不撞南山不回头”。还有时候,人们评价他的时候会说,这个人对目标追求坚韧执着。那您能不能讲一下“固执”和“坚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呢?

答:“固执”和“坚韧”是在一个维度上,都反映同一个方面的特点。如果在认定了一个目标,而且在认为这个目标是他必须达到或他非常看重的;同时又有很多的问题、很多的困难,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这时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坚韧”。这里面还有一点,就是在坚持的过程中,他是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策略的,否则就是“固执”。例如,今天晚上这道题解不出来我就不睡觉了,那么,可能我今天晚上不睡觉还没解出来,第二天晚上我还不睡,这是固执。而坚韧则是,我今晚解不出来,我该睡觉时就睡,但是第二天早上我还要继续解。我想,这是“坚韧”和“固执”的区别。

问:我不能理解一个现象。我们有几个同学挺要好的,隔一段时间会凑在一起,讲一下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当然我们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是怎么样让人生充满快乐。我们每一次都是从晚上八九点一直谈,会谈到(半夜)两三点,都谈得非常开心。可是,有一次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我当中的一个同学,她叫小康,我们整个谈话过程都是一直在笑,她最后说一句话,她说我们笑到现在,我们没有一声是笑自心底的。经她这么一说,我再回想刚刚的谈话过程,我发现我真的没有笑自心底,这是怎么回事?

答:中国人在看人的时候非常注重内心,总是希望了解别人的内心,这是每个人都一样的。同时还总是不想让别人了解自己,这也是每个人都一样的。你刚才讲的情况跟这方面有关系,不太想让这么多的人知道你有这样的问题,你问过这样的问题。而在你看来,可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来,反映了你内心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或者一种感受,而这样的感受你可能不想让别人知道。我想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中,有的时候会是非常高兴、非常快乐的,但是这种高兴和快乐是有不同层次的。有一种高兴是发自内心的,就是你所追求的,你所盼望的一种友情,一种友谊,或者一种很看重的目标。如果你达到了,你实现了,你会有一种由衷的兴奋、由衷的幸福感。还有一种,就是这件事很好笑、很可笑,这是比较浅层次的。在这两个之间,还有一种层次,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同时又没有太多的让你烦心的事,讲到某件事又非常的引人入胜,所以你就会非常的高兴。那么真正的笑自心里,可能就是那种真正的深层次的兴奋和愉悦,也就是说,你对生活是满意的,你对你自己是满意的,你对周围的人是满意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才能够从心里笑出来,如果不是的话,任何一个方面的欠缺,你都可能只是快乐,而不是幸福。

问:王教授,如果难为你的话,让您用一句话描述一下中国人的人格,你将怎么回答?只能是一句话。

答:中国人非常注重内在的品质。